人物专访

人物专访|花旗银行数据分析师——王荣翰:远距最重要的软技能,具备「同理心」的沟通技巧

在Slasify一系列的远距工作者 Remote Worker 专访中,首先我们从金融业开始。聊到王荣翰,我们认识得很早,王荣翰是我国中班上最高的男同学,因为身高优势,所以也被老师选为第一届班长,个性健谈、敢于发表意见,当时对于比较敢顶撞老师的他,小时候的我觉得他话有点多、有点「怪」(但我们还是好朋友啦!),王荣翰在班上算是比较特立独行的角色,班上前三名、又会打球、又是合唱团的他,也成为班上的风云人物!

我们一群国中朋友,感情也一直维系到现在,记得刚上大一那年,我们几个台北俗为了省钱,坐夜班统联去台南,然后组队凌晨闯进成大男生宿舍(对女生可以进去哈),早上五点就一起躺在海边等日出,等到天亮再骑车去虾卷店抢头香,铁卷门一上,抢当第一个客人,回想起大学时代的我们,跟着王荣翰一起骑着小绵羊机车,穿梭在每个私房的台南小吃摊,讲到台南美食便如数家珍的他,台南也像是他第二个家乡。大学毕业,王荣翰去美国深造之后,因为忙课业和工作,与台湾的朋友也比较少机会见面,大家变得像是网友,有时候传讯息或是开视讯聊聊天。

大一的我们,第一次一起旅行,搭着夜班统联夜冲台南,结果太早到,于是躺在海边等日出。

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逆游向上的留学之路

王荣翰是我的朋友之中,最早出国留学的,过去在台湾就读成功大学交通管理学系,目前拥有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土木系硕士、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统计学硕士、土木博士学位的他,2012年硕士毕业那年运气不是太好,主要受到2008年次级房贷金融海啸的余震影响,加州也因为房地产崩跌,经济受重创,大多数美国的经济活动尚未完全恢复,工作实在不好找,面对「理想很丰满、现实很骨感」的现实状况,于是决定咬牙继续攻读博士。

2016年4月一边准备毕业论文,一边继续投研讨会期刊,5月迎接儿子出生,因为迎接新的生命到来,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。除了一边忙毕业论文、准备统计硕士的资格考,成为新手爸妈的同时,也开始埋首投履历、找工作,曾经在短短三个星期就赶出一篇期刊论文。

采访聊到这段时,感觉得出来王荣翰还有些心有余悸,不知道当时自己到底是怎么熬过来的?后来透过杰出人才移民的方式留在美国工作,目前任职于美国花旗银行,美国坦帕湾地区最大分部,担任数据分析─金融管制部门的资深副经理,现今累积将近五年的资历。

在台湾就读成功大学交通管理学系,拥有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土木系硕士、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统计学硕士、土木博士学位。现任美国坦帕湾地区最大分部,担任数据分析─金融管制部门的资深副经理,累积五年资历。

金融业的数位化之路 跨国远距工作早为趋势

2006年,从纽约发迹的花旗集团,企业版图拓展至全世界,据点遍布亚洲至南美洲50个国家,客户数量达2.6亿。然而,从2008年金融风暴往后的10年,花旗以相当快地速度减轻资产,也决定裁撤全球各地的实体分行,2016年是花旗银行转型的里程碑,顺应了数位潮流,掌握金融科技先机,以机动性更强的组织模式,朝向数位化之路。

少了实体分行的人力建置,花旗银行很早就开始实行体制内的「远距工作」(Telecommuting、Remote),王荣翰也提到,在新冠疫情全球爆发之前,花旗银行已经实行一周两到三天「在家工作」(Telecommute、Telework、Work From Home、WFH)的工作模式,和不同国家的同事、主管视讯开会,已经成为家常便饭。花旗银行组织内部的远距工作模式,仍保留「朝九晚五」固定工作时间,配合不同时区的员工,调整部分的开会时间。

在疫情前,已经对于远距工作的模式相当熟悉,王荣翰也陆续添购了许多符合人体工学的Home Office办公家具,打造舒适愉悦的办公环境,避免职业伤害。

远距最重要的软技能:须具备「同理心」的沟通技巧

王荣翰提到,若想在英语系国家工作,英文口说表达能力是基本的,但能不能向上晋升,远距工作的「潜规则」、「软技能」才是真正的关键。聊到这边,笔者不禁产生了一些形而上学的疑问:「啊~我们不就是因为要逃离那些繁琐后设的办公室哲学,才选择『远距工作』的吗?」

不免俗地,在远距会议上,最怕碰到如平行线一般没有交集的争执,若沟通的对象,单方面地一直倾巢而出,狂飙自己的意见、观点,这就会陷入一个远距会议的无限回圈。

事先准备好要报告的内容是必须的,针对不同对象、听众,要准备不同的讲稿,比方说:若对象是工程师,可以直接沟通技术面的细节;当面对老板、上司时就不需要讲太多技术面的细节,可直接给大方向的策略或是专案执行进度。

王荣翰透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分析,若缺乏沟通技巧,一部分可能是源于过去的亚洲教育,多半以考试的方式来决定成绩与名次,透过测验来决定排名,这样单打独斗的方式,很多时候学生只需要自己了解、做考古题、拿好成绩就好,较缺乏把抽象的概念、成果,加以具体化、口语化地表达出来。

僵化的教育制度,囿限了沟通、表达的能力,这也是许多亚洲学生的共通弱点。这点也让我想到最近看的剧集《后翼弃兵》(Queen’s Gambit)当中,不同国家的棋手,面对竞争,采用个人战与团体战的战略差异。

太太也是远距工作者,经常要处理很多跨国会议,当两个人会议时间冲突时,其中一人会选择到媒体室办公,这里也是下班、假日与家人一起娱乐、运动的地方,完美打造出多功能的活动空间。

不浪费对方的时间,便是最好的礼貌

在技巧方面,他建议在正式沟通前,预先爬梳会报的内容,适度使用图表、数据来说明,透过适当的铺陈,消弭双方的知识隔阂,讲者和听者必须位于同一个知识高度,才能为之后常态的沟通搭建良好的桥梁。

在心理方面,必须要先排除「听不懂是你家的事」的心态,即便有时候你开口说的是重点,但没有办法让对方全盘理解,这也是为失败的沟通,内容再关键,也缺乏意义。创造出双向互动的沟通模式,训练解决歧见的能力,具备「同理心」也是跨国、跨文化远距工作的关键。

回顾访谈中,我也想到在《开口就能说重点》这本书中读到,作者斋藤孝所提出的「一分钟沟通」训练法,他提倡任何发言都务必在一分钟内迅速完成,透过日常的训练,不断整理、练习、检视自己的沟通内容,成为一个口条俐落、思绪敏捷的演说者。在开会中,让对方接收的资讯都是重点中的重点,避免多余的杂音、赘词干扰,「不浪费对方的时间,便是最好的礼貌」。

当然,在严肃的会议之外,同事之间Small Talk闲暇聊天也是很重要的,王荣翰提到,由于自己对于不同事物都时常保持着好奇心,不同领域都略懂略懂,所以很多话题都可以「参一咖」(聊投资、聊电动、聊美食…等),同事渐渐也会觉得:「欸~这个亚洲人懂聊唷!」他也总是秉持着开放、乐观的态度,与不同国籍的人交流来往,在融入美国职场的过程中,也有较小的文化冲击,除了专业智识之外,与人交流的心态也很重要。

延伸阅读:人物专访|读者太太在英国:善用领导力,经营跨国远程团队和婚姻

Slasify专为远距工作而生,我们在全球超过150个国家提供薪资计算、社会保险缴纳及税务申报工作,让企业主/人才与世界无缝接轨。我们具有服务世界百强企业的实务经验,如您有相关需求,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。
另外,如果你是「远距工作者」(Remote worker),或是正在成为「远距工作者」的路上,有任何想要进一步了解的地方,欢迎到Slasify的网站上逛逛,有任何问题,不要犹豫!直接线上预约咨询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